1. 首页 > 茶百科

毛峰茶农生意好吗 毛峰茶树

万元黄山毛峰眼前,一斤只赚45块钱的茶农

图片泉源@视觉中国

文 | 五环外OUTSIDE,作者 |季瓷,编纂 |车卯卯

茶农困局

在茶叶界里,从来有“春茶贵如金”的说法。

这段时间的茶叶,履历了前一年秋、冬养分因素的沉淀,在春日生出新颖的嫩芽,枝芽鲜嫩,香气足、味道好,且养分因素高,是茶中的珍品。又由于春茶的采摘时间仅有一个多月,以是全体量少,多紧张素叠加下,春茶的价格被自但是然地举高了。

在电商平台上,品格较好的春茶通常都在万元以上(一斤),但与之相对的,则是茶农的低收入。他们花上整整一年的光阴打理茶树,起早贪黑地采茶,但在售卖时,却最多只能拿到45元一斤。

在茶文明的回归、名优茶进入年轻市场、新茶饮(用新颖成叶做底的奶茶)稳步提高的大背景下,茶叶这一产业,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想要在这个行业里赚到钱却并不容易,从市场端往前推,一万多的成茶,上溯到茶农手中的茶鲜叶时,本钱却仅有45元,正中隔着200多倍的价差。

黄山毛峰产地板桥乡的茶行业从业者们正是在这个产业利润的分类框架内里日复一日地辛劳劳作。

茶农:一斤鲜叶,多则45,少则8毛

“茶农奉献了最耗时的劳作,但一年仅有几千块。”

每年3、4月,是板桥乡的茶农最忙碌的时节。

他们早上5、6点钟就要上山,在黄山林立的山坡间寻觅茶鲜叶。黄山海拔最高在1800米以上,高差大,山势峻峭,山路难走,这对茶叶的生长和品格十分利好,但对茶农来说却是一桩苦差事:他们得在不同的山坡、茶园间辗转跑动,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近的也要走半小时支配,泰半时间都花在路上。

找到茶园后,还要仔细征采茶树上重生的嫩芽。春茶紧张的就是嫩、香二字,必要摘取才生长出来的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那种嫩芽,但嫩芽掩藏在茶树枝叶之间,十分难找。茶农采茶时,通常会在头上戴一个电筒,用以帮助。

如此起早贪黑地采上一天,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茶鲜叶去卖,却只得45元一斤,采得多的,才挣的到200~300元钱。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鲜叶的收买价屡屡越来越贱。

“在春茶这个阶段,茶叶天天都在厘革,越到后方茶叶越老、越不值钱。”到场收买的司年寿如此说。

通常来说,3月25日初采时的毛峰最值钱,历年板桥乡的收买价能到70~80元一斤,但本年受疫情影响,最好的那批茶,收买价也只在45~50元之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只会越来越低,到了谷雨之后,茶叶老了,就只能收买去做绿茶或花茶底,价格在1块支配,偶尔乃至仅有8毛钱。

随时间厘革的收买价,也直接影响着茶农的采茶和收入。

明朗之前,茶树枝芽重生,固然收买价低,量少,难找,偶尔乃至满山跑遍,也找不到一斤;而到了谷雨前后,茶叶的枝芽纷繁成熟,变得硬挺,这时茶农采摘茶叶,屡屡会被枝叶划伤手指,而由于收买价的低落,屡屡要采上百来斤,才干拿到100~200元的收入。

留在板桥乡的多为60岁以上的白叟和未成年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将上百斤的茶叶从峻峭的山坡上背下,包袱极重。又是小道,偶尔脚不慎崴了,背篓跌倒,人也跌倒,十分困难。

但对整个茶农群体来说,这种辛劳却是他们不得不忍受的。

黄山地区相宜种茶,茶树莳植有一千多年的汗青,在70年代,为了提高场合经济,事先的住民开山种茶树,构成了这里星罗密布的轻重茶园。寓居在黄山周围的人们,从会走路就会上山采茶,上学时就会随着学习制茶,茶贯串了他们的终身,也是大局部人立品的基本。

而茶树莳植,十一个月养护,一个月采摘,一切的收入都从采摘季而来,假如这时未能取得收入,就基本即是这一年的积极都白搭了。而即使是云云辛劳,终极他们拿得手的钱,也不外几千块,超少数能拿到一万以上。而这些,就基本是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了。

茶、咖啡、可可,是天下范围内传播最广的饮品。数据体现:2020年中国茶叶市场范围到达2626.6亿元,而随着新茶饮的崛起、人们对康健养生的寻求、茶产物年轻化等趋向的提高,茶叶市场将来可期。据中投参谋猜测,2025年茶叶贩卖将到达3975亿元。

但在这个千亿级赛道内里,处于需求链末了的茶农的日子却并不佳过,他们一整年都在养护茶树,却仅有一个月采茶售卖能取得收入,辛劳一整年,却仅有几千块。

“我们村仅有20%的生齿在家,且多为60岁以上的白叟和未成年的孩子,青壮年劳作力几乎向外流失,这些白叟劳累、且收入不高,一旦有病痛不测,只能由外出务工的孩子们支持。”板桥乡村支书谢凌慧如此说。

要办厂,最少要十几万

“除了钱,劳作力也缺。

假如单纯采摘茶叶挣不到钱,那在加上制茶、自产自销,能取得更高的收入吗?

在70年代,板桥乡的住民就是如此做的。当时当地的茶叶在5月1日之后开采,采来的茶叶颠末炒茶、烘茶工序,而成为绿茶或花茶底,进而售出。当时茶叶走量,当地住民必需白天采茶、夜晚制茶、彻夜不休地事情。且因当时的茶叶硬,白天采茶伤了手,夜晚还得把手放进低温的锅里翻炒茶叶,十分辛劳。

这种办法很难持续,而当地住民的劳累也是在加工场显现之后,才有所缓解。

在黄山这个茶叶的大产地,受产量、劳作力、茶叶生长时间的限定(春茶仅有一个多月,必需在这时期完成采摘制茶等一系列事项),自产自销并不容易,它终极导向了对加工场“收买-加工”形式的需求。

黄山周边的乡村里,也都有着本人的加工场。

那么,加工场能在茶叶供向市场的200多倍利润里,分去一杯羹吗?

内幕是,也不大行。

在当地,建一个加工场通常必要十几万,对当地年收入仅有几千的茶农来说,要拿出这笔钱就是一个宏大的挑唆。

板桥乡的加工场在2018年从前,都由外来老板策划,在粗加工后,就直接将之售卖给经销商。这种办法使板桥乡的茶叶难以构成本人的品格口碑,也就很难在市场上提低价格。

当地住民祝祥在当局的扶持下开建了新的工场,渴望经过一致的高品格提高板桥乡茶叶在市场上的议价才能。这种办法在黄山别的地区有过告捷案例,如休宁县的一片茶园,由于质量把控得好,开头做小罐茶,全体的收益远高于板桥乡。

从收买价格上就可见一斑:在黄山休宁县,历年一斤鲜叶可以卖到170~180元一斤,本年受疫情影响,对半降下去,也有70~80元一斤。比板桥乡的收买价多了一倍。

在茶叶这个产业链条里,茶叶的品格、加工的武艺,在需求链前端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而对处于黄山这个大产区的人来说,由于黄山全体的天气、土壤、情况,乃至海拔高差都相宜于茶树生长,以是茶叶的全体品格都很不错。但即使是在这个大产区内里,成茶的价格之间也有差距。

提高的好的小产区,人力足、财力够,会在每一年秋地利将茶树砍掉更新,黄山的茶树多为大叶种,生长极快,月余就能到一米高,而砍后的茶树重重生发,在次年能长出十分鲜嫩的新叶。

与此同时,更高的财力、更富裕的人力,也能协助小产区置办更好的装备,使茶鲜叶取得更好的处理,从而使成茶品格更上一层楼,在市场端能取得更高的议价才能。

以是的这统统,都必要人力和物力支持,而这也正是青壮年劳作力流出的板桥乡,所面临的最大挑唆。

“没有劳作力,茶园品格难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效益都市大打扣头。”谢凌慧如此说。

茶农的出路,要往消耗端走

但是,茶叶和咖啡的产业链在某种水平上是相似的。

它们都颠末高明原质料需求、中游加工,再到卑劣的流畅,而它在每个环节上的利润分派极度不均。

以咖啡为例,依据安全证券研讨所的数据,高明的代价奉献比例仅1%,中游6%,而到卑劣则高达93%。茶叶各环节的代价奉献比与之相差不远,红利空间会合在产业链的卑劣。

更普通地讲,是在品牌上。

依据数据,2020年举国茶叶贩卖总额为2888亿元,同年中国咖啡的贩卖总额则是3000亿元,从整个市场来看相差不大,但思索到非品牌的成茶单价广泛不高,茶叶的贩卖额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同时,我国茶叶出口量居天下第一,但却缺乏有着名度的茶叶品牌,和卑劣的茶店品牌,中国茶叶的全体商业化链路远不如咖啡成熟。而不成熟,也就意味着另有可以获取的时机。

对黄山的茶农来说,上世纪90年代当地茶向名优茶转型,打下了茶能增值的一局部基本。

从5月1日之后才开头采的大叶茶,到如今明朗、谷雨前采的春茶,让高明原质料——茶鲜叶的品格得以提升;而不同的加工办法,也让茶在产业链中游环节上进一步增长,在这一阶段,因加工办法有别,显现了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宁静猴魁等名优茶的品种。一些共同的茶的加工武艺,乃至哀求了“非遗”传承。

但再往下,从中游到卑劣的这一段,茶的市场里还缺乏具体的、着名的品牌,如咖啡市场里的星巴克、酒类市场里的茅台。而在年轻人中盛行的品牌,如小罐茶等,份额又还没有到达“巨头”水准。

这是附加值最高的一段,因还未被巨头占领,就意味着另有品牌提高、弯道超车的时机。

对茶农来说,他们必需更向卑劣贴近,更接近消耗者,构成本人的品牌,才干在将来的竞争和茶的附加值争取上保有一席之地。

黄山有一些茶农或当地的企业家以前在实验做这件事,得益于互联网的提高,茶农和消耗者有了直接交往的时机。在短视频平台上输入“黄山 茶叶”的紧张字,会展现出很多视频内容,通常底下都带有商品标,可以直接举行售卖。

抖音上的视频内容及市肆

但要真的构制品牌,却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产业的路就是日拱一卒

回到板桥乡,当地茶农要走的路,由于劳作力的不敷,而显得愈加漫长。

板桥乡想要创建本人的小产区品牌,必要对树种和加工机器举行更新,在高明和中游先提升附加值。板桥村的茶树多年未砍过,特别坚固,必要青壮年劳作力才干更新;而好的、全套的加工机器,最少必要几十万,有些乃至上百万。

这两件事当地当局都在推进,但要全部完成,还必要好几年的时间。

不外值得光荣的是,这种改动以前开头。当地茶农、加工场的企业主向黄山提高好的茶园学习优秀履历,也正在思索怎样改动现状。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在茶叶这个有宽广提高的出息下,他们的提高值得渴望。

*文中司年寿、祝祥为化名。